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武汉大学图书馆工作网 >> 新闻公告 >> 新闻快讯 >> 正文

  [组图]医学分馆举办“寻花与寻药”专题讲座         ★★★ 【字体:
医学分馆举办“寻花与寻药”专题讲座
作者:王嘉郡、…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366    更新时间:2024-4-9


    3月30日,图书馆医学分馆举办“寻花与寻药”专题讲座,我校植物标本馆副馆长、珞珈青年学者杜巍老师主讲,他以植物分类学专业学者的独特视角,带领同学们深入探索春天的奥秘。

讲座伊始,杜巍介绍了自己作为一名“植物猎人”的日常工作:他穿梭于山林之间,攀登至山川之巅,流连于溪流之畔,只为探寻那些珍稀的植物。在野外他日行十五公里,在险峻的悬崖边采撷标本、辨认植物,研究其演化的规律;每年他都要处理数以万计的植物图片,这些图片记录下他的点滴日常,也见证了他对植物学的热爱与执着。

 

 

杜巍特别分享了他在寻找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短萼黄连的艰辛历程。这种传统名贵药材作为濒危物种,其鉴别主要依赖于花朵特征,而花期仅限于每年的2—3月,使得探寻工作变得尤为紧迫和困难。杜巍接到这一湖北极小种群调查项目后,毅然于大年初五踏上了寻花之旅。他寻遍鹤峰、神农架等十余地后,最终在九宫山偶遇了一位当地的采药农民,才得以寻觅到短萼黄连的踪迹。这一发现不仅是湖北地区首例活体花的记录,更为他后续的生药学跨学科研究奠定了基础。

随后,杜巍又分享了他与生药学的渊源及开展科学研究的经历。他指出,药用植物学作为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需改进分类目录;生药学研究必须追本溯源,而植物鉴定是基础,稍有差池便可能导致整个研究的偏离。他提到,生药学研究中对药材的广泛使用容易导致野生资源的破坏,这是亟需重视和改变的问题。

讲座尾声,杜巍还为大家普及了如何识别春季校园内的各种植物。在提问环节,他热情解答了同学们关于植物传粉机制、有毒植物辨别、植物智能识别及干花压制保存技巧等诸多问题,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满满的知识。

 

 

杜巍的精彩分享向同学们揭示了植物学的奥秘及其在医学领域的意义,充分展现了其对自然的探索精神、对科研的执着与热忱。本次讲座作为医学分馆“精研医学 畅阅人文”系列活动之一,旨在拓宽同学们的知识视野,促进医学与人文的交融。愿医学学子秉承“寻花与寻药”的精神,精研专业,热爱医学,拥抱人文,实现个人成长和学科发展的共同进步。

 

 

(摄影:邵敏、安玫 编辑:王晨茜、杨文雯 审核:尤传明)

文章录入:业务宣传    责任编辑:业务宣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作风建设 | 专题网站 | 投稿信箱 | 馆内邮件 | 馆内培训 | 查找馆员 | 关于我们 | 管理登录 | 
    Copyright 2009-2022武汉大学图书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