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武汉大学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一行5人应邀参加了由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主办的“人工智能知识产权态势分析”培训研讨会。此次会议旨在深入剖析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产权态势,提出创新保护措施,为创新主体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指引。来自湖北省知识产权局、武汉市经信局、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等部门,以及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40余家单位的百余位嘉宾参会。
人工智能是新质生产力重要的发展引擎,如何从知识产权视角看人工智能?与会专家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版权侵权风险与应对、人工智能法律底线与产业空间的协调、人工智能背景下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挑战与机遇、人形机器人全球专利态势分析、从专利审查看人工智能的专利权保护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开源策略等方面作出了精彩讲解。
培训结束后,中心成员参加了下午的自由讨论会,与会嘉宾和行业同仁进一步围绕人工智能知识产权的热门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中心成员认为,人工智能可以促进知识产权的创新和发展,提升其价值和应用,同时也给知识产权的管理和法律等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需要从法律和制度上进行完善健全并加强严格管理。
在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知识产权保护需要多维度全方位的布局。如何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激发创新活力,是每个知识产权从业者应当深思的问题。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中国科学家们正积极进取,奋力追赶时代前沿,配套的知识产权制度应当始终以发展为基础来监管,法律应该给产业留出足够的成长空间,因为“落后才是最大的不安全”。AI时代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人员要充分利用高科技提高服务效率,用优质的服务情报助力AI成为更加利民惠民的技术。
经过深入的学习研讨,中心成员对人工智能知识产权的现状和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大家一致表示,未来在工作中将不断深化学习,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以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同时注重数据知识产权,为人工智能的新赛道保驾护航。
(摄影:黄晶晶 编辑:王晨茜 审核:尤传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