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开始,由图书馆、电气与自动化学院(以下简称“电气学院”)双方联合共建的专业选修课程《科研训练》于9月18日正式登陆学院课堂。截至10月底,工学分馆已完成两个课头前五讲共计40个学时的课堂教学任务。
共建课程概况
今年4月,图书馆党委书记尤传明带领工学分馆馆员到工学部各学院进行走访调研,电气学院领导针对当前本科生缺乏信息检索、数据分析、论文写作等科研技能的实际问题,提出与图书馆合作开设相关课程,以提升本科生的信息素养和科研能力。5月,经过研讨,双方初步商定了课时安排、授课内容、授课方式和授课重点等重要问题。6月,电气学院专祥涛教授、唐飞副教授和工学分馆馆员黄晶晶共同拟定了“科研训练(方法与技巧)”课程教学大纲,分馆长卢林组织学科馆员多次讨论和修改,最终根据学院需求确定了课程内容,并决定由学科馆员李强、张翔、黄晶晶、林淑凤和张小娥负责前五讲共40个学时的课堂教学任务。为保证课程质量,学科馆员们利用暑假时间完成了学科专业案例搜寻、PPT制作等备课工作。9月初,双方对授课内容和课件进行了进一步研讨,学科馆员根据学院的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
课程组交流与讨论
经过4个月的磨合,9月18日《科研训练(一)》课程登陆工学部主教讲台。一个多月来,学科馆员先后完成图书馆资源详解、科技文献检索与阅读、科技查新基础与实操、CiteSpace基础与实操、知识产权基础与专利查新检索等全部教学任务,得到学院师生一致好评。
学科馆员授课现场
本次课程共建合作是图书馆为学院、学科建设提供针对性和精细化服务的有力举措,也是对学校推进“学科建设年”重点工作的积极响应。图书馆结合学院需求和专业特点定制课程计划,将理论讲授和实操演练相结合,不仅提升了电气学院本科生的科研素养,还为学生参与大创项目、科研竞赛、论文答辩等提供了实习实训的课程指南。
(摄影:唐飞等 编辑:王晨茜、杨文雯 审核:尤传明)
|